出發

七點,全體劇團志工們集合,搬運器材、布景、道具,把一座故事的森林搬上車。八點,我們承載著大夢上車,車外,路旁河谷地的野芒花,一大片一大片的蔓生搖曳著。

裝車

一個遊覽車的肚子能裝進多少東西?所有的舞台布景、道具、燈光音響、服裝,加上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箱子。外縣市演出時,還要加上幾十個睡袋和行李袋。重點是精確地演算和模擬,所以在裝車之前,秋野芒都要「試裝車」。我們演算所有物件的體積,模擬出最佳的裝車方式和程序。逐層拍照,繪成裝車圖。秋野芒因此成為「很會裝」的劇團。

2017/06/20 新竹 和興國小

2018/07/20 台東 豐源國小

遊覽車沿著台九線行駛,雲霧籠罩著遠山,太陽漸漸昇上山頭。每過一座大橋就越過一個鄉鎮,行經綿延的田野。

九點,國小大門出現在眼前。

抵達

抵達國小後,卸下所有的舞台布景、道具、燈光音響器材,搬運到演出的場地。這趟搬運可能會經過一段走廊,上下樓梯,也可能要穿越整個操場,甚至爬個小山坡。通常要頂著大太陽,有時會下著雨,這時穿上雨衣的不只是我們,還有這些器材道具,我們保護這些東西,比保護自己還要謹慎,才能讓孩子看到一齣完整的戲、一座完整的森林。

所有的東西進入場地,都有一定的擺放次序和位置。一間小小的圖書室或教室,空間必須做清楚有效的規劃。各部門工作物品集中的位置、個人物品位置、舞台位置、工作空間、工具桌、控制桌,還有通道與動線,都不能有差錯。

演出前

裝台

九點半,開始裝台。每一次集合,我們已習慣圍成一個圓,為了看見彼此,清楚接收工作指令,然後人各司其職,按照程序,讓完整的舞台在場上成形,把一個小學的教室打造成一個劇場。

拆卸式舞台

我們是帶著戲去旅行。為了便於移動,必須快速拆裝,改造活頁成為快拆裝置,使得我們可以每日移動,到不同的學校演出。

11點多,裝台完成,我們成就了另一個圓。午餐後,演員化粧(說明,照片),各組人員進行最後測試與準備。

動物臉譜

專業的劇場化粧是非常困難的,但把動物的臉粧「臉譜化」,成為一種著色畫,人人都可以畫出不同的動物臉粧。

演出

下午兩點,演出開始了,因為演員賣力演出,觀眾熱情的互動,整個森林瞬間活了起來;舞台後的工作人員、控制桌的燈光音響人員,也要正確執行每一個細節。演出完成,我們又成就了一個圓。

演出後

拆台

下午三點多,小朋友離開了。我們再度圍成一個圓,打起的精神,開始進行舞台的拆卸,準備帶著森林和我們一起返回旅程的起點—東華大學。拆卸舞台,一樣,按照工作程序,打包、清點、擺放、裝車。

而且,就像我們戲裡講的故事,要愛我們的「森林」,我們盡力的回收材料。「環保」是這個團隊另一個重要的特質,每個人都要身體力行。

活頁帶

因為大量使用了活頁做為快拆裝置,為了保護活頁不受碰撞而損壞,也為了保護其他布景不被活頁刮傷,我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包活頁的方式,最後秋野芒發明了活頁帶,依照需要的長度製作,同時具有保護和綑紮的功能。

活頁字卡

每組要包紮的角材,都有一定的包紮位置和方式,我們把這個SOP圖像化,於是又發明了活頁字卡。

回收馬克

全台灣有哪個劇團會收馬克—也就是膠帶—呢?只有秋野芒吧!只要膠帶仍然有黏力,秋野芒就會回收再次使用。我們會把膠帶黏回各種光滑表面,比如燈車、墊板、置物箱。然後,有一天,有人用了保特瓶,於是就有人發明了「馬克回收棒」。

歸途

下午五點,我們帶著演出後的疲憊與滿足,再次搭著遊覽車,載著森林,回程。

晚上七點,抵達學校,卸完東西,晚餐時間到了。這可能是一整天最輕鬆的時刻,大家自在的用餐,但依然要做好環保、回收。每個人都要自備餐具外,為了改正亂不丟橡皮筋的壞習慣,我們還發明了「橡皮筋蒐集器」!除了工作,對於生活中細節的重視,這也是我過去從未想過的事。

晚上八點,我們進行每一場演出之後最重要的事情——檢討。縱使我們今天從很遠的國小回來,工作很辛苦,我們為了讓下一間國小的孩童看到更好的演出,永遠要完成這最後、最重要的一步。

演出的同時,我們往往會聆聽社區與學校的故事,安排各種參訪活動。

我因此,更認識了台灣這塊土地。

晚上十點,結束了一整天的野芒生活,如果是在外縣市巡演,那還沒結束,我們要開始盥洗和準備就寢。睡覺,就在國小的教室、圖書館或是活動中心鋪開睡袋。

跟著秋野芒,帶著戲去旅行,經歷的點點滴滴,都在我心中一一累積,我也不知道這些事情在未來對我會有什麼影響,我只知道這個當下,我可以帶著滿滿的收穫和回憶進入夢鄉,我想我會夢到下一場演出,不知道,秋野芒,接下來會帶我走到哪個國小、哪個偏鄉。

  • 照片攝於2017/06/20 台中 中坑國小